云染

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。

基本消费行为。



看到有挺多人没搞懂的,那就再简单讲一遍。

 

大多数消费行为符合跟风模式(为什么?)

我们先看一个故事。

很久以前秘鲁因为卫生问题,导致人民健康水平一直很差,生病的人很多。后来又一批专家发现是水质问题,因为秘鲁的人民喝水喝得都是生水,细菌病毒很多。所以他们提倡推广把水烧开再喝,或许你觉得这是个很无关痛痒的问题,但是实际上,烧开水再喝—这个办法一直没办法得到推广,秘鲁的人民依旧在生病。事实上,这里有个文化观念的问题,就是秘鲁人民他们觉得喝冷水才是健康的。

再举一个例子。

在微信刚出来的时候,你会发现基本上没人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,还是依旧用着短信。但是某天你突然发现你周围的朋友推荐你用,而后渐渐地你又发现,几乎没人用短信了。

 

第一个例子是传播学的大牛教授Roger在《Diffusion of innovations》 里面就提到过一个传播学的发生理论,他将传播人群分成5类:innovator,early adopter,Early majority,late majority,laggards。而秘鲁那个例子没有传开就是缺少了一个innovator,去带领后面的人去接受新鲜食物。(实际上,专家扮演的是opinion leader的角色。)

第二个例子里,你的朋友就是扮演innovator(或者是early adopter, early majority之一)。

(事实上,Roger教授的传播学模型还有opinion leader以及diffusion networks的东西,但是因为篇幅关系我就不讲了,所以你们听起来或许有点奇怪。)

 

这就是早期的传播学的基础模型,后来我结合社会认同理论,就出来了一个跟风模式。

是这样的,我们大多数的消费行为,是在自我意识控制下产生的理性行为,而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这些【理性行为】大多是“自以为”,或者是潜意识暗示下的【非理性行为】。

举个例子好,比如你去买东西,一个电子产品,你发现手感质量款式各方面都不错,但是你不知道这个品牌,于是你百度一下,发现这个品牌是个小众有品位的精品品牌,于是你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,回去跟别人炫耀这个品牌到底有多好(事实上你也只是知道一点点);但是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个山寨货,只是打着国外的商标的中国企业,你就会回去跟你同事说,这个品牌是怎样怎样不好,千万不要买。(事实上你也只是一知半解)

假设你是一个early adopter,那么写这些信息的人(你百度出来的信息)就是innovator们了。

在消费行为完成后,你觉得你买了是自己喜欢的,而实际上,你只是跟风,跟随精英人群们的品位而已。

便于理解,你可以回想下你家里的电器或者衣服是怎样购买的,是自己习惯性购买,还是别人推荐介绍的。

 

好好想想,你的文案跟营销策划,是写给谁看以及希望造成怎样的效应。

 

操作起来其实没那么简单,但是简单讲就只能这么讲了,习惯性留了很多空白给予爱学习的人去思考,什么都写全了就相当没意思了。


评论

© 云染 / Powered by LOFTER